公示內容
一、基本內容
單位名稱:山東廣垠新材料有限公司
機構代碼:9137030055785293XC
法定代表人:房永民
生產地址:淄博市高新區工業路171號
聯系方式:0533-7985809 0533-7985770
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的主要內容:長碳鏈尼龍樹脂產品及其制品
產品及規模:尼龍樹脂3000噸/年
二、排污信息
1、COD、氨氮:廢水首先經公司內污水站處理,達到外排標準后,排入城市管網,進入淄博光大水務處理廠再次處理;
排放口:一個
排放濃度:COD≤160 氨氮≤15
執行標準:(GB/T31962-2015) COD≤500 氨氮≤45
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經15米高煙囪排放
排放口:一個
排放濃度:二氧化硫未檢出;氮氧化物≤87mg/m3;顆粒物7.3 mg/m3
執行標準:SO2 50 mg/m3; 氮氧化物 100 mg/m3;煙塵 10 mg/m3
三、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
1、廢水:
生化法污水處理設施 2012年1月投入運行 運行狀況正常
四、建設項目行政許可情況
年產3000噸均聚尼龍樹脂、2000噸共聚尼龍樹脂、5000噸工程塑料。 2012年1月20日通過淄博市環境保護局驗收(淄環驗2012)第4號
五、環境應急預案
2017年7月編寫修訂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7年7月24日在高新區環境保護局備案,備案文號:370399-2017-019-L。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煤氣泄漏事件特征
1.1風險分析及可能發生的事件類型
1.1.1燃燒爆炸風險:
風險特性:本品具有毒性,是易燃易爆氣體,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
穩定性:穩定
禁忌物:無
避免接觸的條件:高溫、明火
1.1.2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本品所含一氧化碳可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造成組織缺氧。急性中毒:輕度中毒者出現頭痛、頭暈、耳鳴、心悸、惡心、嘔吐、無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癥狀外,還有面色潮紅、口唇櫻紅、脈快、煩躁、步態不穩、意識模糊,出現中度昏迷;重度患者出現深度昏迷、瞳孔縮小、肌張力增加、頻繁抽搐、大小便失禁;深度中毒可致死亡。慢性影響:長期反復吸入本品可致神經和心血管系統損害。
1.2事件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名稱
煤氣環境污染事件的區域、地點:煤氣柜。
1.3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
主要是因為高溫、明火造成,危害主要集中在生產操作人員的人身傷害,造成人員燒傷事件。
1.4事件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煤氣出現輕微泄漏,泄漏點附近有無色有臭味氣體產生。
2、應急組織與職責
2.1應急組織
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房永民
副組長:韓文利
成員:王貽溫、王福義、張偉娟、程德文、成大鵬
2.2應急救援組織職責
2.2.1泄漏應急救援小組組長職責:
⑴發生風險化學品事件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⑵組織指揮本單位救援人員實施救援行動,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人員的調動。
⑶向公司有關部門匯報事件情況,必要時按公司總指揮命令向外發出救援請求。
⑷協調事件現場有關工作。組織事件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2.2.2應急救援小組副組長職責:
協助應急救援小組組長進行應急救援,當組長不在時,履行組長職責。
2.2.3救援小組成員職責:
搶險組:負責查明危險物質,提出補救措施,具體實施搶險方案,防止事態擴大。
疏散組:負責在發生緊急事故或在總指揮下達疏散命令后,將事故現場及周邊人員疏散,對相鄰車間發出警報并上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
救護組:負責現場人員的救護,及時與附近醫院聯系,配合護送轉移傷員。
監測組:負責突發環境事件現場的應急監測,掌握第一手監測資料并配合地方環境監測機構進行應急監測工作。
善后組:負責安撫受害和受影響人員,對傷亡救援人員、遇難人員補償、親屬安置、保險的理賠,保證社會穩定。
3、應急處置
3.1事件應急處置程序
泄漏—報告—疏散—救人—封堵—封堵成功—清理現場
3.2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泄漏最先發現人員立即報告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得到泄漏消息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通知各應急小組人員集合立即趕到現場,組織人員泄漏處理:
3.2.1人員疏散:疏散組負責周邊人員疏散并切斷火源。應急救援隊員組織泄漏點周邊人員進行疏散。各相關、相鄰單位負責人或安全員立即組織在崗職工撤至上風向安全處,并清點人數。
3.2.2救護:救護組負責營救人員。應急救援隊員佩戴正壓式呼吸器進入現場,將中毒人員救出到空氣新鮮的上風向;吸入煤氣者立即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安靜及通風良好。應急救援隊員員立即對其進行吸氧(用動力車間醫用氧或氧氣袋),如中毒較嚴重立即上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并與公司辦公室聯系安排車輛將中毒者送往醫院救治。
3.2.3隔離警戒:應急救援隊員以及相鄰的車間負責人或帶班長帶領幾人對現場和路口進行警戒,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
3.2.4封堵處理:
3.2.4.1現場處理組負責對現場進行封堵處理。
3.2.4.2如果是管路閥門或管路接口處出現泄漏,由一名應急救援隊員穿著好正壓式呼吸器進入事故現場并切斷火源,關掉閥門,然后對漏源進行維修。
3.2.4.3清理現場,大氣檢測、水質檢測。
3.3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事件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3.3.1公司報警電話
(1)值班聯系電話:0533-7985770 0533-7985797 0533-7985773
(2)外部應急救援聯系電話
高新區環保局:0533-5200142
高新區應急辦:0533-3592009 0533-3580319
高新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0533-3580633
淄博市環境安全應急處:0533-3163890
火警電話:119 急救中心電話120
3.3.2事件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1)應在泄漏事發后10分鐘內電話簡要口頭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2)應做好口頭報告的原始記錄,并在事故1小時內形成書面報告報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3)口頭和書面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泄漏的時間、地點、信息來源、起因和性質、基本過程、已造成的后果、影響范圍、發展趨勢、處置情況、擬采取的措施等。書面報告表述要簡明扼要、準確精煉。
(4)如泄漏嚴重,本單位無法進行處置,應急值班人員可直接向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或指揮部報告。
4 、注意事項:
4.1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
佩戴個人防毒面具時,務必要將濾毒罐塞子拔掉,否則會造成窒息;另外所選用的濾毒罐型號正確、對毒。使用完畢后搖清洗干凈,且放在陰涼處晾干,將濾毒罐的塞子塞緊。
4.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使用空氣呼吸器時,要檢查呼吸器內的壓力大小,根據壓力大小確定使用時間,如壓力太小,接近報警區,不得使用;穿防護服時,速度要快,并將鏈子拉嚴、拉緊。用完后,要將防護服清洗干凈晾干,對空氣呼吸器進行清理,晾干后對防護服和空氣呼吸器擦上滑石粉。
4.3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
采取救援時,首先要確保自身的安全,對于救援對策或措施的可行性要有非常的把握;進行救援時要至少兩個人進行,并且做好配合,如在采取救援過程中,所采取的措施無法達到效果,立即撤出,請求新的對策。
4.4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
現場自救時中毒人員立即到上風口?;ゾ?,在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部位擠壓時,做人工呼吸前,要將患者口腔內異物摳出,防止造成窒息;做人工呼吸要每分鐘作16-20次,速度不得過快或過慢。作胸外心臟擠壓時,用力不能過猛,防止傷到患者的肋骨,要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速度不得過快或過慢。
4.5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
現場應急處置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和演練,否則不得進行應急處置;人員的安全防護品必須達到標準,防護用品必須合格,所穿戴的防護品必須達到防護要求,否則不得進入應急處置現場。
4.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
應急救援后,人員立即進入浴室沖洗洗澡;將所穿戴的防護品進行清洗,晾干后擦滑石粉;對現場進行洗清處理時,必須穿戴防護品。